广州人当有文化自豪感 共商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

2016-11-28 09:47:31

“城市考古与考古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现场。

越秀北城墙全景

北京路清代木船

广州原点(资料图片)

明代城墙遗址

  广州:东西交汇,海陆一体

  大洋网讯  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 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而自秦统一岭南建蕃禺城,至今已经有2230年。广州在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 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是连接中国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枢纽之地。

  广州又是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风起之处,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三次建立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

  广州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曾经创造了众多第一。

  在这样一座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着深厚积淀和鲜明特色的城市里,我们应当怎样把它的历史和未来顺畅地联系在一起?怎样从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挖掘出可资今天之用的财富?让我们听听城市考古界的“大咖”们怎么说。

  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城市考古与考古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11月26~27日在广州举行。

  国内20余家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城市考古单位和部分省级考古单位代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学者近80人参加会议,就新形势下城市考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古城考古的发现与探索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会上作了主旨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以及洛阳、郑州、成都、西安、广州等城市考古单位代表作大会发言。

  与会代表表示,当前考古工作者一方面要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承担大量的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围绕古城发展变迁开展考古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故而此次研讨会就显得格外重要。

  历史不会停滞 但基因不会改变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在城市中心展开旷日持久的考古工作,并且花大力气保护,意义何在?古代的广州和今天的广州,到底有什么关系?

  “从城市发展来说,我们经常讲保护古代城市,但如果作为科学工作者,就要服务于现实。但是如何服务,是不是把原来的城市和现在的城市糅合在一起?它们的科技发展不一样,物质生活不一样,交通状况不一样,根本不可能,必须与时俱进”。刘庆柱说,“中华民族不可能停滞在5000年前。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一切都在变。以建筑来说,从材料,到结构,到规划,到理念。但也有不变的,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些不变的东西。”

  刘庆柱说,我们现在讲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西方文明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即“文化基因”。

  他进一步解释:城市是什么呢?在中国,就是一个政治文化的产品。比如,古代都城是古代国家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是古代国家的缩影;古代城址(一般性的古城)是古代社会不同区域范围之内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与军事治安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国家不同行政区域范围的社会缩影。过去的县衙门没有搁到乡村的,都是搁到县城里头。广州历史上的政治中心,挖的时候我们知道,从清代到南越王时期,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地方没变。接下来我们看形制、理念,比如坐北朝南之类,都有传承关系。

  刘庆柱说,上世纪90年代时发掘南越国宫署,“挖出来一看,和故宫太和殿一脉相承”,这实际就是政治文化,就是文化基因。这种“柱廊式”的建筑甚至影响到今天。

  考古证明大家都觉得广州老城好

  刘庆柱说,广州的重要性在于,历代的宫署遗址比较好的保存下来。如果这个城在中原发现,坦率说,可能显得有些一般。但在这发现,意义就非常重大,因为这里当时地处偏远,它是一个物化载体。从这些遗址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国家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之间的关系,看出不同地区对国家的认同。

  刘庆柱说,类似广州宫署遗址这样的发现,全国能找出来的不多,非常珍贵。都城好找,因为体量大,相对好保存。体量小的地方,可能早就挖没了。

  杭侃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都会考虑,“人之所以为人”这样的问题,也就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说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靠什么支撑?文献很重要,但二十四史很多讲帝王将相,记录社会生活的不多。类似我们今天手机带来的巨变,如果在古代史书里,可能着墨不多。历史上的人物不是不重要,但社会文化、物质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也很重要。这一块主要是考古的领域。

  杭侃说,中国古代城市面积一般不大。所以我们提出大遗址保护。现在看来,老城区的确也不能建太多的建筑,到那里连喘口气的地方都没有了。而古代遗址恰好能给城市中心提供营造一些“绿肺”的可能。古代的文化遗产是一种形象的宣传,是一种记忆。

  杭侃说,广州老城区里层叠的历代文化层,说明历史上大家都觉得这个地方好,不愿意走。它们是城市发展的文脉。历史上城市不断扩张、重建,能留下来的其实并不多,而且大多是片段,是断面。类似广州这样保存下来,非常难得。我们把它们发掘出来,不是简单凭吊,而是为了展示和利用,为了让老百姓真正喜欢,真正去了解他所在的城市。

  广州对中国文化基因保护意义深远

  刘庆柱说,研究广州还有一个重要性:这一地区那么早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基因库和大后方。历史上北方一旦战乱,那些有文化有政治抱负的人、家族,就南渡。比如客家人主要的几个聚居区,梅州、漳州、赣州,都在南方。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这是最安全的地方,保存了民族的火种、文化的火种。本地的风俗其实很多保存了“古风”,比如古代有早晨喝汤的习惯,叫早羹。广州现在的早茶,不就是早羹吗?

  刘庆柱说,北京是800年的都城,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全民族的综合,“但对整个中国文化基因的保护,我觉得岭南地区非常重要”。而证明这个问题的“物化”的东西,在广州保留了不少。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对岭南,还能看到它对东南亚、对海东地区的影响。比如南越王宫署出土的“万岁”瓦当对福建闽越文化,甚至对中原地区的影响,都很大。

  刘庆柱说,历代移民到了南方,开疆拓土,两千年前就奠定了现在的基础。对当地人来说,应该有一种自豪感。这个地区,对国家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文物是历史,民族的凝聚力,文化的认同感,在距离如此遥远的情况下,广州和中原地区保持的文化的共同性那么强,说明一种国家的、文化的自信,说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非常深了。如果没有这个历史渊源,造就不出近代孙中山、梁启超那批大政治家、大学者。这里能成为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是因为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基因在。

  广州一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宋新潮说,如果放在“一带一路”的角度上,广州的地位2000多年来始终是稳定的。直到“广交会”的举办,广州都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而且广州通过国内的道路网络,和内陆地区联系起来,比如通过大庾岭、珠江水系与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连接。所以说,对外它是一个节点,对内它是一个网。广州在一带一路的历史,在中国整个南部历史中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广州还保留了若干“一带一路”的重要遗迹,比如南海神庙、南越国宫署、南汉时期遗迹等等。当然宁波、泉州也很重要。但广州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广州在海上丝路中的地位,具有连续性。这方面国家文物局跟学术界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

  宋新潮说,广州是个2000多年没有“挪窝”的城市,中心一直在北京路、儿童公园这一片。广州近年一系列考古发现,增添了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内涵,意义显得极为突出。

  杭侃说,广州的交通地位的特殊,很早很早就是对外贸易的港口,曾经聚集了大量的番客,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所以从这里的城市考古一方面能看出岭南开发的历史,看出岭南文化融入大的中国历史当中去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沟通中外文化方面,很多方面领风气之先。“海丝”几个重要城市,离不开广州。它的开放、包容精神,很有价值。

  刘庆柱指出,广州特殊的区位优势令它在海上丝绸之路里具有重要的地位。比如说到西部的开发,广州就是重要的出海口,与国内其他一些港口比,都有显著的优势。海上丝路是大宗贸易。广州还要进一步发挥类似古代番禺那样的作用。广州现在工作的外国人非常多,本身就说明了城市的吸引力。

  广州文保不断前行

  近年来,广州的文物考古法规环境进一步完善。2013年5月,《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施行,对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大型建筑工程的概念、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或划拨前的考古调查勘探程序、市区两级政府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等做了明确规定。2014年5月,广州市第一批16片地下文物埋藏区正式公布,涉及广州中心城区的越秀、荔湾、海珠区的全部,以及白云、天河区的一部,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2015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广州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暂行规定》。

  广州的文物保护机构和考古队伍也得到充实和加强。2016年,广州市文物局正式挂牌,行使全市文物保护职责。2014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人员编制由原来的35名增加到100名。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广州的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5年12月~2016年3月

  在越秀区越秀北路广州市深隧工程东濠涌试验段工程范围,发掘唐末五代包边砖墙及宋代城墙角台基址,确立了宋代广州城的东北角,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意义。发掘结束实施原址保护,将来结合东濠涌景观进行展示。

  2014年~2015年

  在流溪河上游调查发现200多处先秦两汉遗址。

  2014年6~11月

  在越秀区盘福路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掘出宋明时期城墙遗址,属广州古城考古重大发现,发掘结束后对城墙遗址实施回填保护,将来条件成熟时予以展示。

  2014年2~6月

  在北京南路西侧工地发掘清代木船三艘,其中两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这是广州古城区首次发现古船,对广东船以及中国造船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发掘结束后,三艘木船整体搬迁至广州博物馆进行保护。

  2013年以来

  在从化、萝岗、增城等地相继发现了横岭、大公山、榄园岭、大岭顶、莫依山等先秦遗址,极大地丰富了广州的先秦考古材料。

  2012年

  在配合广州动物园犀牛馆场地改造施工过程中,发掘砖室墓4座,其中东汉、南朝、唐和明代各一座,已经实施原址保护。2015年,东汉墓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请注明转自南沙招聘网http://www.nsjob168.com

在线咨询
企业招聘热线
18011992808